管理者软件
专业源于专注
www. myOIT. cn   
软件交流 管理软件 软件手册 »

    

 1  1/1   1  
作者
内容
三生石  [个人空间]
QQ名  Meng


注册  2005-09-20
发贴数  7383
精华贴  14
原创贴  6
来自  杭州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5-12-29 17:01

一部《杰克.韦尔奇自传》被无数经理人视作商业教材,许多人都在探讨GE的成功秘诀,然而在看到无数表象的同时,人们又究竟对GE有多少深入的了解呢? 
 
带着这些思考,记者与GE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前任经理萧成琰女士展开了长谈。 
 
价值观决定一切 
 
记者:您在GE工作了8年之久,走出GE之后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萧成琰(以下简称萧):我想,也许局外人追寻到的往往只是GE的表象,GE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去学习,但绝非仅仅是商业教科书里看到的那些。 
 
记者:那么,有哪些东西是不为人所知的? 
 
萧:首先,在选拔人才上,GE有着非常严格的用人制度。GE在招聘时要审查两点:一是要有GE Value(GE的价值观),其个人的品行和潜力能够为GE所用;其二才是个人业绩。有GE价值观又能为公司创造业绩的人才,就是重点培养对象;有GE价值观但不能立即为公司创造业绩的,GE会给他们一定时间和机会,进行培训。一个价值观与GE不相一致的候选人,即使是一上任就可以带来利润的老手,GE也绝对不会录用。GE用人的首要原则跟前国足教练米卢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颇为相似,就是“价值观决定一切”。 
 
在GE眼中,只有那些有价值的人才是公司的财富,而且这些人才的价值也仅仅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没有任何人对GE永远是有价值的。 
 
记者:这个理念听起来近乎残酷,和我们所看到的GE“人性化”的风格很不一致。 
 
萧:在工业文明造就的工具主义理性之下,企业为了生存、发展,除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外,也别无选择。 
 
沉淀员工的价值 
 
记者:除了选拔人才,GE还有哪些独到的管理方法? 
 
萧:近乎严苛的人才选拔标准仅仅是GE成功的前提,而非成功的保障,对员工知识和经验进行沉淀才是它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要沉淀员工的价值?因为GE很清楚,它不可能控制员工一生的思维模式,只能在某个时间与空间控制员工的某一阶段,但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就足够了。 
 
这一阶段之后,GE会把该员工的能量沉淀下来,交给他/她的下一任。这名员工的能量被沉淀下来以后,他/她对于GE来讲就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会适时地用一种方式把他/她处理好。这两项工作都做好以后,这名员工流失到外界以后对GE不会构成任何威胁。 
 
记者:那么GE是如何成功地把员工的价值沉淀下来? 
 
萧:通过岗位调换制。在GE,员工在某一岗位满2年,就可以考虑交换岗位;工作满4年,就必须轮换岗位。不管你在这个岗位业绩多么辉煌,都必须移交给下一任,功成身退。 
 
记者:据我们所知,其它企业也有岗位轮换的制度。GE的岗位调换制的特别之处究竟在哪里? 
 
萧:GE的岗位调换制能够把岗位在职者的所有积极因素都沉淀下来,包括其关系网、建立的规章制度、成功的流程模式等等。从员工本人来看,虽然是换到了另一岗位,但是他/她还是在GE大集体里面,他/她对GE的感情纽带并未割裂。同时,调任的岗位基本上会跟原先有关,为了使自己的成功得以延续,他/她会自然、自动、自发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关系移交给下任。这是一个十分和平过渡的方式。 
 
记者:然而我们知道,有一些主观的思想和经验是很难传递的。GE有什么办法来沉淀员工这方面的价值? 
 
萧:就算是具有不可移交性的主观知识,GE也会用6西格玛模式,尽可能地把员工所有的能量细化、量化、程序化,然后让你在1~2天之内,把所有东西都移交。 
 
在移交主观知识、经验上,GE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 
 
虽然员工的思维模式和关系网不可移交,GE还是有办法把它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首先,把员工以前的工作经历量化;然后,把由工作经历带来的业绩也量化。通过这样,就达到了量化员工建立关系网流程的目的。量化的流程将沉淀为GE的财富--对于下一任员工来说,无非是把这个流程再走一遍,所有的关系又都建立了。 
 
记者:换言之,GE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架构,能够潜移默化地保留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了? 
 
萧:是可以这样说。从某个员工就任一个岗位的时候,GE开始就量化他/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这就为将来的岗位调换埋下伏笔--这个人的关系网和整个市场运作模式都将毫无遗漏地沉淀下来。另外,我想强调一点:岗位调换制并不代表随意解雇员工,他/她可能会被提升或被平调。GE不会随意解雇员工,而会用很平和的方式让员工在内部调换岗位。 
 
软硬兼施的管理手腕 
 
记者:除了能够沉淀员工价值,这种模式有否带来其它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 
 
萧:这个模式带来了很多意外的好处,其中最大的收益就是培养了员工从精神到肉体的忠诚度。 
 
根据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员工渐渐会从例行公事,转而真正从内心接受GE的模式。这种感情除了主观的以外,还有外界带给员工的心理满足感。外界会让员工有一个自我形象的确立,一种以身为GE人为荣的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即使流出公司,也很难从内心一下子转向GE的对立面。 
 
记者:那就是说,通过这套办法,GE很巧妙地让从它这里流出的员工依然保持着某种忠诚度? 
 
萧:对。对于很多曾经的GE人来说,与GE为敌是无法做到的。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的修养和人生价值观的人才,很难站到自己曾经追逐过的梦想的对立面。这种个人的内心挣扎,已经让GE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量化细节,将员工的知识、经验沉淀下来,重新设计后传授给下一任。而且,随着岗位的改变,这名员工的影响力也会迅速下降,不再对公司有威胁。 
 
在岗位调换的缓冲期,GE会很快安排交接的每个细节。这里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考虑到市场变化的情况;二是严防技术、财务机密泄漏。GE会与员工签订一个非常严密的合同,防止商业秘密泄漏。 
 
记者:如果有人侵犯了商业秘密,GE会怎么处理? 
 
萧:在对待员工上,GE有在外人看来很宽大的一面,比如配住房配专车,但你要是违反了它的原则和底线,它也是翻脸无情的。总而言之,违约会令员工得不偿失。 
 
暗藏玄机的培训课程 
 
记者:在您看来,GE还有哪些跟其它公司不一样的地方? 
 
萧:GE是一个特别喜欢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企业,每年要对6万多高级经理人进行培训。完善的培训体系,给它的员工搭建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学习平台。作为GE的老员工,我对此深有体会。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培训?仅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吗? 
 
萧:表面上看,GE的培训是对个人技能的提升,其实暗藏玄机。 
 
一名GE员工在基层-基层领导岗位-中层领导岗位的提升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地有很多的培训课程。 
 
在这些培训课程中,GE对每个人怀有的目的不尽相同。那些能力不完善的员工,通过培训提升了技能;而对另一部分能力很强的人,GE培训的目的在于牵制。这部分人用50%的精力就能完成现有业绩考核的要求,GE认为,如果不去限制、利用他们剩下50%的精力,就有可能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就用培训来牵制他/她另外50%的精力,使其完全地为GE所用,被GE的思维模式控制。 
 
GE会根据特定的外界环境和要求,设定培训内容。毕竟,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必然存在知识的空白面。到了一定的阶段,员工需要具有统观和统筹的能力,需要了解事情的另外一方面。 
 
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GE设定了不同的培训内容。比如,对销售出身的人,会给他们设定财务方面的培训--如何规划税务、怎样统筹成本等等。 
 
此外,GE还会通过培训,巧妙地限制员工自信心的无限膨胀。通过6西格玛方法,GE培训员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她的自信。结果是,公司会给你自信,但并非盲目的自大,只是一定程度的自尊就够了。 
 
记者:在很多企业提倡树立员工自信心的时代,为什么GE要反其道而行之? 
 
萧:我想仍然以销售人员为例,来说明原因。通常这部分员工对财务规划知之甚少,甚至可说是一无所知。GE会请来老师,设定对口的相关培训内容。经过培训,员工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离开GE,出来独挡一面,自身还有很多东西不懂。 
 
实际上,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员工就会在心理上对自己产生不自信。一旦对自己的能力怀疑,他们就不会随便离开GE,这也是GE能够留住人的一个模式。  
 
记者:这样给人感觉有点像是在和员工耍心眼。 
 
萧:坦白地说,其实我反而很欣赏GE的这种管理模式,毕竟它的长盛不衰,说明这种模式有可取和先进之处。 
 
最后,我想说的是,公司的运营效率最终取决于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GE的包括“员工知识沉淀模式”的管理之道不一定对每个公司都适合,最好的不一定是最佳的,最适合的管理体系才是公司运营最有效的保障。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长存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中国杭州 - 备案号码 浙ICP备1905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