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
|
|
在西方,纳税会计已经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驾齐驱,成为现代西方会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纳税会计长期以来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仅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既不完整,又不具体。随着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体系、税收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建立独立的企业纳税会计已成为社会经济和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立独立的企业纳税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存在较大差异的必然要求 纳税会计是以企业为核算主体,以税收法律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税款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还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它在多方面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存在。具体表现在:首先,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目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次,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核算基础、处理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三,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遵循的程序和结果不同。 二、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客观需要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目标,而税收是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是企业有效保障自身权益,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我国的现行税制较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是纳税会计存在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现行的税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所以各种规范性文件屡屡下发。一个由财务会计兼任的纳税会计要熟知税法,了解各类规范性文件,掌握税务机关的操作程序无疑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较为复杂的税收核算,面对多个税务机关需要办理的办税程序,使纳税会计的存在成为必然。其次,企业纳税会计的存在,有利于企业正确地缴纳税款。在实际税收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部分企业因对税法的理解出现偏差或对有关减税、免税、退税的优惠规定不甚了解,而多交税款,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有一些企业,因为一些非主观的原因而少缴税款,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并加收滞纳金,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损失。第三,企业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有利于企业加深对税法的认识。企业可以充分使用税法赋予的纳税人权利,充分享有应享有的减、免、退税权,并及时进行税收决策,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同时还可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采取避重就轻,避有就无,避早就晚等合理的手段,选择最轻税负的纳税方案,处理经营,投资,财务事项,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传统的财务会计限于对税法的粗浅理解,就很难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只有专门的纳税会计,才能做出正确的税收决策。 三、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是推进依法治税,深化征管改革的必然选择。 企业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纳税会计,可以根据税法规定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计算、缴纳税款,履行纳税义务。同时,对税务机关征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促进税务机关依法治税。企业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纳税的遵循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同时,税企职责分明后,税务机关可以避免“保姆”式管理,税务人员可以从繁杂的财务资料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检查纳税会计资料,促进税收征管专业化分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四、我国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具有现实可行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后经济管理模式、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体系、税收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建立独立的企业会计已具有现实可行性。 一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独立的纳税会计提供了有效途径。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有十多年历史,传统电算化已比较成熟,软件技术也不断提高,并已初步形成我国独立的软件市场。电算化会计信息的集中化和可重复利用,为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分离提供了重要基础。在电算化会计信息中,数据必须通过多级次的权限审核后确认,这对企业纳税会计参与会计凭证的审核来说尤其重要。财务会计和纳税会计可以在不必增设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分开运作:财务会计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审核,它公允恰当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纳税会计依据税收法规进行审核,确保企业在税法制约下运作。同时,电算化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的随机性、多样性将突现纳税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后的价值。在会计电算化中,输入数据一旦确认即可产生各科目的综合信息资料,并可随时产生各种内容管理报表。时间和周期已不再是会计报表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地产生,月、季、年报表只是其中的可选形式。另外,电算化会计信息是连续存贮的,并可跨年度存贮和利用。这些,对企业随时了解纳税资金的流动具有重要价值。企业管理部门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随时取得税金各时期的数据,从而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是会计制度改革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实现了会计体系的规范化,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权,完全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会计模式,实现了会计体系的规范化。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权,完全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会计模式。企业在遵循一贯性原则的条件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选择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处理程序、方法,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而不必完全遵循税法规定的方法来进行财务会计业务的处理,这些都为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分离提供了实施的前提条件。 三是税收体制的改革为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分离提供了实施依据。纳税会计实施的基础依据是税法、税收规则。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税收调节体系。税收法规公布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税收资源。同时,我国的税收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所有这些都为企业纳税会计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
|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