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软件
专业源于专注
www. myOIT. cn   
软件交流 管理软件 软件手册 »

    

 1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6-06-06 23:06

  如何判断活力丧失?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企业员工必须面对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作变得单调枯燥,容易出现生理、心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生理方面感到身体能量耗尽,持续感觉精力不济、极度疲倦和虚弱,常患感冒等小毛病,出现头疼、腰酸背痛、肠胃不适、失眠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骤变。 
 
  心智方面感到自我效能感下降,包括:常常感到自己就像被淘空了,表达能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自尊降低、退缩、感到无能和失败,丧失理想,缺乏动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不相信努力会有结果等。 
 
  情绪方面感到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感资源干涸,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他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无法关怀他人,悲观沮丧, 抑郁消沉等。 
 
  当员工出现上述症状时,我们可以判断员工失去活力。 
 
  何谓员工活力? 
 
  活力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概念,国内尚未有过专项研究,国外研究历史也非常短。这导致人们对活力的认识也不同:有把活力看作情感,有把活力当作积极情绪和心境状态,有把活力当作枯竭的另一极……那么,什么是活力呢? 
 
  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活力用英语表示为“vigor”,意为身体或精神上的力量或能量。目前约定俗成的活力涵盖了以上两种解释,包括:个体感到他们拥有的体力、情绪能量和认知灵活性三方面内容。 
 
  活力由三个维度的能量组成,即体力、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就体力而言,有活力的员工表现出身体健康强壮,感觉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等。就情绪能量而言,有活力的员工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积极乐观,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同情他人等。就认知灵活性而言,有活力的员工表现出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自信、动机强烈等。 
 
  激发活力有哪些因素? 
 
  我们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是什么激发了员工活力。 
 
  1 . 组织层面 
 
  让员工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有利于提高员工主人翁精神,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认同和接纳,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对员工进行与其成就相匹配的物质和精神奖赏,能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增强员工自信心,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2 . 团队水平 
 
  激发员工活力的一个要素是工作团队的氛围,而氛围是在员工间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管理者的推动作用。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团队里每一名员工的身心状态,以及时发现并帮助团队成员处理问题。尽量把所有问题在未发生时解决,做好预防工作,有利于员工保持活力。 
 
  其次,领导风格的影响。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企业员工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学习,团队的领导无疑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领导是否具有活力,其风格是否利于员工活力的激发和保持,都至关重要。 
 
  再者,团队凝聚力也对员工活力有重要影响。凝聚力意味着员工和团队双方的认同和接纳。在高度认同、接纳的环境里,员工获得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活力得到激发。 
 
  3 . 与工作相关的资源 
 
  影响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条件主要有三点,即资源控制、岗位力量和工作自主权。工作受挫会严重影响员工积极性,打击员工自信心。因此,保证工作条件和授权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因此,良好的工作条件、适当的岗位力量和授权有利于员工活力的激发和保持。 
 
  4 . 个体能力 
 
  员工本身是活力激发的最好源泉。当一个员工具备较强的感召力时,他能够得当地处理好人际沟通问题,能非常好地与同事和客户进行互动交流。专业技术能力则保证了员工有能力顺利完成工作,增强自信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因为缺乏动机、认为自己对工作无能为力是员工失去活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中国杭州 - 备案号码 浙ICP备1905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