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引进美系、日系的成功的质量管理理念以后,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实行质量管理的企业普遍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只有少数的企业的达到了预期的高度。其中原因,既有企业本身的原因,也有整个中国大环境的原因,甚至与中华民族文化也有牵连。 总结如下: 1 忽视了企业经营的核心是获取利润。 利润=销售收入-制造成本-质量成本(预防+鉴定+失败) 一套好的质量管理方案,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 一些大型企业劳命伤财(如ERP),甚至影响原有流畅的流程,效果不明显 2 忽视了企业基本素质,基本制度的建设,造成了执行力不够。 由于企业内部制度漏洞、人员意识差、流程不合理、领导不重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等等原因,质量管理部门无法开展质量管理计划,结果成为检查部门,形如虚设。 3 三分钟热情,忘记了质量管理是长期的改进过程。 质量管理是以技术方法为手段的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的改进与其他的制度改进一样,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过程 4 对预防质量的理解或执行不够,演变为检查质量。 5 被技术驱动,忽视了"人"才是质量管理的中心。 忘记了人的质量观念才是质量管理的重点 对管理层,对普通员工的培训不够 6 好高务远,照搬模式。对企业自身的资源、环境、文化的差异认识不够。 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营情况的企业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因此质量改进的重点与投入就不同 不同企业的资源(资金、人力、时间)不同。 忽视了成功的质量管理(TQM,6sigma)成功的土壤,尤其是文化环境 为什么TQM日本成功,而美国却是6sigma成功??!! 7 理解狭隘,把企业质量管理当成了产品质量管理。 企业的质量=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质量) 顾客的满意度是取决于以下因素: 产品质量、服务、忠诚度、企业形象。 8 巩固成果标准化不够,造成同样的情况多次发生,降低了质量管理效果。 9 对认证的认识不够。 a、 提升自身的质量战略 b、 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c、 避免延误商机;甚至因此而受到巨大的损失。 d、 避免被咨询公司误导 |